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8节

0-18个月,主要是建立信任,让孩子多一些信任感,人生发展过程中,更容易产生希望。

18个月-3岁,主要是让孩子产生“我”地意识,不要什么都强求,要给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。

3-6岁,孩子开始产生“目标”,即孩子会主动性地做一件事,并且制定计划,比如说可以堆积木、拆解并尝试组装玩具。这个阶段,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创造力加以肯定,让人格形成自信的品质。

6-12岁,孩子开始进入学校学习,如果孩子能顺利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,就容易提高自信心,反之会自卑。

很多家长把握不好孩子的能力,且在六岁之前就大量填鸭式补课,遏制了孩子“自主”能力的生成,孩子在6岁便可能陷入第一个成长危机。

多数孩子所谓的叛逆期,并不是说到了这个年龄才开始叛逆,只是因为青春期激素的分泌、身体的成长,初步有了叛逆的能力。

直到25-50岁,人类才进入真正的成年期,这已经是人生第七阶段。

陆令看着孩子的言语,因为小男孩说话慢,陆令也能读懂一些唇语,所以基本上知道二人在说啥。

很显然,孩子的父亲没有把这个事当什么大事,就觉得孩子无理取闹。而孩子说的是,他在周末的补习班里,获得了好成绩,爸爸答应给他买玩具的。

孩子父亲表示出了不乐意,说孩子不懂事,而且还把孩子骂了一顿,说幼儿园因为病毒原因,暂时封校,他周一请了假,出来陪孩子逛商场,已经够意思了。还说家里现在已经很困难了,这傻孩子怎么还要玩具?

不仅如此,还有几句本地方言,陆令看得出来,不是好话。

什么“犊子”啊之类的。

孩子憋屈地要流泪,父亲却不管不顾,拉着孩子的手就要走。

男孩在被拉走的第一瞬间看了看玩具城方向,接着,再也不看那边,任由父亲拉着走,已经心灰意冷。

这种情况下,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充足,往往想的是,跑的远远的!

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,他虽然有目的,但仅仅是一种本能的目标,无法形成有效的计划。

考虑到孩子还没有上学,应该还不到往同学家里跑的层次,所以,孩子的奔跑只会有两个方案。

一个是往疼爱自己的姑啊、姨啊家里跑,另一个是往家的反方向跑,因为本能厌恶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